青春聚力推普,語潤隴原振興——天津天獅學院“語潤隴原”實踐團三下鄉活動紀實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關于語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導青年學生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體現“以學促行、以行踐策”的高校擔當。天津天獅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語潤隴原”推廣普通話實踐團于暑期深入甘肅天水汪川鎮,以“推普助力+鄉村振興”雙輪驅動,開展了為期十余天的社會實踐活動,用青春力量譜寫新時代青年公益服務新篇章。
一、走進政府:規范用語強效能,共筑政務新形象
實踐團首站抵達汪川鎮政府部門,針對公務人員日常公文寫作、會議發言、群眾溝通等場景,開展“精準化”普通話提升培訓。團隊成員依據《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結合方言與普通話發音差異,通過推普會議、模擬政務接待等場景,指導干部進行情景演練。后與鎮政府主任交談進行了數據調研并與村書記進行交談,了解當地普通話普及率,并提出想要成立大學生普通話服務站的方案,交流進行線上培訓的可行性。
二、走進校園:童心共誦經典韻,文化傳承啟新程
在汪川中心小學,實踐團打造“沉浸式”推普課堂,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在趣味游戲環節,團隊成員組織開展沙畫游戲和石膏娃娃的繪畫,在歡聲笑語中掌握了普通話表達技巧。此外,實踐團為學校捐贈了數余冊普通話學習書籍及文化讀物,并建立“線上輔導群”,持續為學生提供長期學習支持。
三、走進民間:銀齡課堂傳暖意,語言服務零距離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實踐團隊歷時3天分成三個小組,采訪當地3364名常住人口,總計2164名中老年人,1200名青少年,形成調查問卷多少3282份。針對調查報告中老年人普通話使用薄弱的現狀,實踐團開展“一對一”上門教學服務。成員們手持自制的圖文教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日常用語,從“早上好”“謝謝”等禮貌用語,到就醫、乘車等實用對話,耐心細致地示范發音。切實解決了老年人“開口難”問題,讓普通話成為連接代際溝通的橋梁。
四、走進云端:直播帶貨助農興,青春力量顯擔當
實踐團攜手“天水在線”抖音平臺,開展“隴原好物·青春代言”直播助農活動。成員們運用市場營銷專業知識,精心策劃直播腳本,通過生動的產品講解、優惠互動等形式,推介天水地方特色農產品。直播過程中,團隊成員以標準流利的普通話、熱情專業的表現,吸引超1萬人次觀看,接近4萬點贊量。不僅為農產品銷售注入新活力,更以語言賦能助力鄉村產業振興,以語言為橋梁打通農產品“出村進城”通道,契合“鄉村產業振興行動戰略”中“拓寬農產品營銷渠道”的要求。
五、深探文脈:觸摸歷史印記,傳承文化薪火
“語潤隴原”實踐團走進天水成紀博物館、南郭寺與鄧寶珊將軍紀念館,開啟文化探索之旅。在成紀博物館,成員們透過文物追溯天水古文明;踏入南郭寺,于千年古剎中感受禪意與建筑美學;在鄧寶珊將軍紀念館,珍貴史料展現先輩愛國情懷。成員們通過實地研學、互動交流,深入了解當地歷史文化,以青年視角記錄、傳播,傳承文化基因,讓隴原文化煥發新活力 。
天津天獅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語潤隴原”實踐團此次三下鄉活動,將語言推廣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切實發揮了高校服務社會的職能,并得到了當地政府機關的大力支持與表揚。
未來,團隊青年們將繼續以黨、團精神為指引,把實踐中的收獲轉化為奮進力量,在青春賽道上奮力奔跑,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挺膺擔當,以所學譜寫青春的壯麗華章!
圖文來源:張靜祎、汪政丞、徐梓航、張雅楠、賈云淇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