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香蕉_看片地址_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_一区二区福利视频_日韩欧美大片_亚洲清色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放飛“鳶都”“觀瀾郡” 建筑“放心工程”

——中交一公局濟高觀瀾郡項目部施工紀實

(記者 常魁星)藍藍四月天,青青河邊草。以“國際風箏節”而聞名的山東省濰坊市被稱為“鳶都”,在鮮花盛開的白浪河畔一處“濟高觀瀾郡”小區樓群拔地而起,與河畔麗景交相輝映。該工程由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項目部堅持目標管理,節點管控、堅持問題導向、黨建引領,以“言必行,行必果,攻必克,戰必勝"的精神,匠心打造,建百姓放心工程,筑中交品質工程,放飛美麗夢想,載譽齊魯大地。

克難戰疫苦干 創造“中交速度”

“濟高觀瀾郡”小區工程項目位于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總占地面積5.2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56550.2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14800.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41749.86平方米,包括11棟高層住宅樓、1棟三層商業樓、4棟別墅及地下車庫,合同金額為36597.1萬元,工期495天,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設防烈度8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該項目是濰坊市招商引資工程,社會關注度高,工期緊任務重,建筑體量大,單層面積大,驗收要求高,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項目坐擁白浪河優質稀缺景觀資源,地理位置優越,周邊配套設施齊全,交通通達便捷,建成后將促進濰城區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

 

該工程是與濟南高新控股集團首次合作工程。做好濰坊市場的開拓、深耕,樹立好口碑,以現場保市場,為市場開發具有戰略意義。項目經理夏登全是個河南漢子,精干中透著智慧。他曾參加多個公路、鐵路等工程建設,路橋工程施工經驗豐富。中交一公局承接“濟高觀瀾郡”小區工程后,他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鳶都”,轉型房建工程施工,率領項目團隊,在風箏之城排兵布陣,甩開膀子加油干。

 

2021年6月5日,工程開工。萬事開頭難,征地紅線與開挖線的距離小,基坑上部可利用場地狹小,無法進行道路及加工場區布置及材料周轉困難;基坑深度6.75米,土方開挖與邊坡支護配合度底,基坑支護難度大;環保管控嚴格,階段性環境管控,工期緊張,履約難度大;群塔作業,現場布置8臺塔吊,塔吊交叉作業面多,平面和立體交叉作業多,管理難度大;當地施工車輛每日限行時間達5小時,對商混等材料進場限制較大,且禁止夜間施工,非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等無法中斷的特殊施工無法申請夜間施工,影響工期。面對環境氣候多變及社會因素復雜的情況,項目部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狠抓矛盾糾紛化解,科學安排節點工期,做實系統管控,落實對標提升,確保進度履約。項目部根據節點要求,整合資源,緊密部署工序穿插,制定施工計劃,管理人員現場全過程跟蹤,保證問題處理和驗收的及時性,嚴格執行目標計劃,中午不休息,晚上加班趕,施工高峰期人數達到500人左右,每日完成86萬元產值,創造了3.5天施工一層樓的“中交速度”。

 

工程施工期間正值新冠疫情肆虐之時,項目部防疫生產兩不誤,復工返崗不馬虎,對到崗人員建立“一人一檔”,將復工返崗人員入場交底、教育、假期行動軌跡、綠色健康碼等相關證明文件歸集。制定疫情防控應急方案,在施工現場入口設置體溫檢測點,進入施工現場人員需測量體溫及佩戴口罩。定期進行辦公區及工人生活區消毒工作,疫情防控常態化。疫情突發時期,工地實行“白名單”管理,“白名單”與門禁系統相匹配,通過門禁進行進出人員日常管控。對白名單工人發放出入證,建立“一人一檔”健康檔案,工人上下班期間,現場管理人員輪流值班確保工人“兩點一線”,對進出車輛張貼封條,設立專門消殺區域進行消殺,確保了生產、防疫兩手硬。

 

濰坊市疫情防控較嚴,高速公路管制,期間嚴禁外地人員及車輛進入,項目人員、周轉材及鋼筋、水泥進場困難,項目部克服困難,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項目全體建設者風雨兼程、日夜奮戰、攻堅克難,緊扣“目標不變、任務不減、標準不降”基調主線,以“目標管理,節點管控”為抓手,依托關鍵工序穿插銜接模型,針對關鍵線路重點工序,持續落實工效統計,切實根據工程量以及施工工效匹配資源,動態精確供應需求,保障施工進度。項目部開啟“黨旗飄揚、黨徽閃光”紅色引擎,充分發揚“一天也不耽誤、一天也不懈怠”精神,精心組織施工,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搶抓工程進度,得到了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的一致好評。經項目全體職工40天的艱苦奮戰,2021年11月27日,提前完成10號樓9層結構施工節點;12月6日,8號樓完成9層結構預售節點,保障了施工進度,達到了建設單位的預售節點,贏得了建設單位好評,為企業樹立了良好形象。建設單位給中交一公局寫了表揚信,并頒發了勞動競賽優勝獎錦旗及20萬元獎金。

 

項目克服臺風及雨水較多、疫情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全體員工充分發揚不畏困苦、迎難而上作風,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及任務目標,精心組織、優化方案,抓住有利時機增加人員、機械投入,擴大工程作業面,保證了工程進度。2022年8月20日,首批單體順利通過主體結構驗收;10月22日,最后一批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保安全促生產 建生態居住區

中交一公局濟高觀瀾郡項目部致力打造濰坊“綠色、健康、舒適”的生態居住區,以國企擔當賦能城市發展,推動區域經濟。堅持安全、質量、進度同時抓,打通“堵點”、精準施策,各個突破,筑造放心工程、品質工程。現場實行“六個百分百”管理,嚴格落實“日巡檢”“周檢查”等環節,認真抓好文明施工標準化,結合施工技術、施工安全、工藝工法等,施工現場全面采用定型化防護,圍墻配置自動噴霧降塵系統,并配置全天候霧炮機、灑水車,高標準落實揚塵治理。項目部防微杜漸抓安全,精益求精鑄品質,在每道工序完成后,都組織人員檢查施工面質量、安全情況,對存在的不足及時分析原因,抓準問題根源落實整改,避免問題再發生。

 

項目部做到安全工作一線督查,專項盯控。項目經理帶隊各部門參與現場安全專項檢查常態化,涵蓋安全文明施工整改提升、機械設備安全與維護、施工作業規范監督、施工要素庫存與需求等。現場管理人員堅守第一線,時刻關注施工人員安全,排查各項安全隱患,立即整改,確保安全文明施工。項目部編制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打通安全生產“最后一公里”,嚴格執行4個確保、7個落實。落實領導帶班生產制度,按照“三管三必須”嚴格執行,全員參與安全建設,抓本質安全,交底及方案強調安全,現場關注各項安全措施,繃緊安全這根弦,確保安全生產。特種設備進場安裝前由物設部、安全部、工程技術部、監理進行聯合驗收,每次頂升加節前,進行人員核對資料檢查,定期進行垂直度檢測,每月組織一次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專項培訓,加強設備管控,保證設備安全。塔吊安裝嚴格按照安裝方案交底,落實操作人員人證合一,安裝過程全程旁站,落實特種設備維修維保,確保塔吊安全運行。

 

工人進場進行安全教育全覆蓋,按工種開展培訓及安全技術交底,由安全部和工程技術部主講,通過開工第一課、制度學習會、特種設備專項學習等形式,提升管理人員和工人安全意識,預防安全事故發生。現場安全管理依托“兩清單”即“重大安全隱患清單和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對項目危險源進行全面辨識并懸掛風險辨識牌。組織消防應急演練,集中進行消防應急教育培訓,時刻敲響警鐘。每周由項目經理帶隊進行現場安全質量檢查,召開安全生產周例會,對發現的突出問題,確定責任人員及整改期限,監督現場整改,隱患整改形成閉合。

 

 

項目部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將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列入項目整體策劃,制定詳細方案。設置洗車池、霧炮、噴淋、水車、揚塵監測等降塵設備;項目每日安排專人進行場區衛生維護,安全文明施工隨時整頓,確保環保施工。把國優標準作為質量管理標準控制,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施工,在保證工程安全進度與質量的同時,確保了環保達到當地標準。

技術引領“樣板制” 優化方案創效益

項目部做實技術引領,方案先行、交底落地,落實樣板引路制度,將標準定在前,過程全面管理,做好工序交接棒及實測實量數據跟進,執行交付驗房標準,確保交房驗收目標,給居民提供放心工程。

 

項目部樣板先行,落實“樣板制”。“施工工序樣板”,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制定施工工序實體樣板,確定質量標準,制定質量通病預控措施;“材料展示樣板”,材料進場前,各方責任單位,提前對材料進行封樣,制成材料展示牌,讓管理人員及作業人員明確材料的類型及質量要求;“大面施工樣板”,班組進場后根據施工樣板進行統一技術交底后再進行大面積施工,施工過程中以施工樣板為質量驗收標準。

 

項目部堅持施工方案交底,讓現場管理人員明確施工方法、施工工藝、工藝標準,提升現場基礎管理水平。項目方案總計60個,二級方案1個、三級方案31個、四級方案28個,現場施工方案覆蓋率100%。項目完成一級方案交底44份,二級交底44份,三級技術交底135份,進場作業人員三級安全技術交底覆蓋率100%,確保了工程質量。

 

項目部實施認質認價管理, 經營、物設、技術部門聯動提前摸排市場價,實現采購及分包環節的既得利潤。加強內部成本管控,做好施工預算、材料調差、成本關門、混凝土日核算等相關工作,開源節流,降低成本,創造效益。嚴格材料驗收、過程檢查、工序驗收、數據復核。技術創新,優化方案,減虧增效,現場臨建道路與基礎筏板墊層相結合,減少后續基礎施工時要破碎臨時道路;各單體樓層間臨時消防立管與永久消防立管部分結合,樓層消防立管安裝部位、材質按正式圖紙施工,后期不再拆改;地下降水井外排水通過增加沉淀層用做施工養護等用水,減少自來水的使用量。項目部優化圖紙,精益建造,簡化工序 ,縮短工期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與設計溝通優化設計圖紙重大設計變更7處,其中工序優化3道,材料優化4種,避免了因設計圖紙問題返工76處,為項目創效約千余萬元。

 

項目部優化材料,節約成本,將7棟樓溫度后澆帶變更為膨脹加強帶;地下防水由SBS變更為TPZ防水卷材;現澆板預埋管線上部無負筋位置需增加鋼筋網片,變更為使用成品鋼筋網片。項目部優化施工工藝,屋面做法由正置式屋面變更為倒置式屋面,防水由SBS調整為TPZ防水;外墻保溫變更材料優化;內墻抹灰普通混合砂漿變更為石膏砂漿。項目技術創新涉及十項新技術7大項,20個子項,公司實用新型專利2項,公司推廣四新技術2項,實用新型專利兩項,論文四篇,高新研發課題兩項。

構建“黨建+示范”模式 獲得“紅色工地”榮譽

項目黨支部以“黨建+”模式充分釋放黨的組織優勢,凝聚參建多元主體合力,協同規范各方權益關系、保障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有效轉化成了“項目優質、隊伍優秀、效益優良”的紅色生產力,榮獲濰坊市首批“紅色工地”稱號。

 

 

項目黨支部書記王野是位東北小伙,雖然30出頭,但是個干了幾個房建工程的“老將”。他帶領項目黨員,沖鋒在前,把黨旗插在工地上,把支部建在項目上,把身份亮在崗位上。黨建引領,紅色工地,鑄紅色堡壘,添紅色動能,構建“黨建+示范”模式,讓“紅色工地”黨旗高高飄揚,堅持學習為先,以活動促活力;給“標準工地”創建添磚加瓦,保障安全生產,促進規范運行;使“家園工地”成為職工的家,加大關心關愛,維護職工權益;以“友好工地”融入地方發展,嚴格施工管理,履行社會責任;為“陽光工地”提供組織保證,約束遵紀守法,防范廉政風險。

 

項目黨支部構建支部主體責任、支部書記第一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協同發力的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落實體系,壓緊壓實管黨治黨責任。支部建在項目上,黨員“戰斗”在一線。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和黨員在項目建設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黨旗飄在工地上,黨員“生活”在一線,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黨徽亮在隊伍里,黨員“服務”在一線。讓鮮紅黨旗始終在工地一線飄揚,持續推進“紅色工地”創建工作,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為打造品質工程筑牢“紅色基石”。以周例會為抓手,組織召開“每會一廉”活動,幫助各黨員干部樹立進取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事業觀,增強黨員干部的自律意識和防腐拒變能力。確保建筑材料供應、技術工人選任、施工團隊監督等重要節點,關鍵事項有黨員參與、有組織把關,以“紅心”引領“匠心”。發揮黨員先鋒崗作用,在建設單位奮戰45天搶預售勞動競賽活動中以3.5天施工一層樓的“中交速度”,獲得了優勝獎及獎金。項目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紅色黨建引領項目生產建設推動“優質工程”,項目榮獲“2022年濰坊市示范紅色工地”稱號。

 

 

項目黨支部積極參與到項目安全管理、生產經營、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牽頭組織或列席相關會議,均衡多元利益主體關系,發揮政治引領、協調各方的樞紐作用。大力倡樹“零容忍”安全文化,組織黨員兼任“安全員”,時時查、事事問、處處到,幫助一線工人樹立“人人爭做吹哨員”意識,變被動接受安排為主動查找隱患,防范風險,筑牢安全生產“防護墻”,保障安全生產。建立“領航100天”老帶新“師徒制”,搞好傳幫帶,設立“新青年”大講堂,定期舉辦學藍馬甲、讀書月、籃球賽等活動,凝聚青春力量。項目黨支部以提升“層層生長”為重點,實施“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突擊隊”創建活動,以活動促活力,全面推進黨支部戰斗堡壘建設。在疫情閉環管理期間,全體黨員挺身而出,沖鋒在前,自發組建核酸檢測突擊隊、垃圾清理突擊隊、生產突擊隊、宣傳突擊隊、民生保障突擊隊,劃分區域點位、鉆研防控知識,用酸甜苦辣咸堅守“兩面一線”。項目黨支部關心一線工人,立足一線職工需求,在施工現場設置休息區,免費為工人組織體檢,每月進行一線走訪,定期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利用黨日活動慰問工人黨員,中秋發放“免餐劵”并為一線工人發放月餅,以小溫暖、微服務讓工人在“第二故鄉”留得住、安下心、干得好,有黨的地方就是家。每年組織全員體檢,每季度舉辦集體生日會,定期開展節慶慰問、文體活動等活動。建設職工之家,讓每一個員工都能感受到項目的深情關懷,感受到中交大家庭的溫暖,鼓勵員工努力拼搏、齊心協力、同企業一起成長。

 

 

癸卯年之春,“濟高觀瀾郡”小區樓房熱銷中,已銷售八成。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濟高觀瀾郡項目部將貫徹“高質量發展深化年”工作主線,以“目標管理,節點管控”為抓手,對標優秀,自我加壓,不找“減”和“降”的理由,找“加”和“快”的條件,強化項目執行能力,提升標準化建設管理,加大過程管控力度,打通責任鏈,織密責任網,樹立責任,倒查責任,強化項目全體履約意識,揚帆吹號,全力沖刺竣工目標。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