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香蕉_看片地址_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_一区二区福利视频_日韩欧美大片_亚洲清色

首頁 > 首頁 > 教育 > 正文

“好語文課”該“好”在何處?

 

關于好課的評價,語文教師常見的是《教學評價表》上所列的方方面面,主要涵蓋如下內容: 

一是教學目標: 

1.三維目標明確,符合課標、教材要求,與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相適應; 

2.能夠激發學習興趣,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3.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寓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于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 

二是教學內容: 

1.準確把握教學內容邏輯,重點突出,難易適度; 

2.注意聯系學生生活、社會實際和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有效拓展教學資源。 

三是教學實施: 

1.教學思路清晰,每個環節緊緊圍繞既定的教學任務與目標,突出重點和難點; 

2.課堂結構合理,知識的教學、技能的訓練、能力的培養處理得當,符合教材內容要求,重在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3.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得當,信息傳遞方式多元化,教學中互動模式多樣; 

4.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個體差異,注重學生有效參與; 

5.課堂組織、調控能力強,對突發情況處理及時、恰當,能根據教學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活動; 

6.能為學生提供和創造適宜的學習條件和環境,為學生自主學習指明方向,創設探究情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及意識。 

四是學生學法: 

1.根據學生實際指導學法,善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解決難點的方法有效,指導具有針對性、啟發性、實效性; 

3.為學生的學習設計、提供、利用合理的學習資源,并促成新的學習資源的生成; 

4.課堂氣氛和諧,師生關系融洽,絕大多數學生情緒高,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思維活躍,保持濃厚的學習與探究愿望,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 

5.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體現經驗建構和探究式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在學習中主動提出問題。 

五是教學效果: 

1.學生在學習中有積極的情感體驗,表現為好學、樂學、會學,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學生能基本掌握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在學會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方面形成一些基本策略; 

3.學生認真參與課堂教學評價活動,積極思維,敢于表達和質疑; 

4.時間利用得當,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目標,不同層次學生都能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愉悅。 

六是教師素養: 

1.正確把握知識、思想和方法,重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 

2.有較為豐富的組織和協調能力,有教改創新精神,有獨特良好的教學風格。 

3.教學語言準確、精確、精練,有感染力,問題解決能力較強,板書工整、合理。 

4.現代教學技術手段設計應用適時適度,操作規范熟練。 

  這種“評價表”帶有很強的綜合性,如果語文教師的教學能依這樣的標準冠以“好”,一定是完美的教學、不留遺憾的教學,教師也一定是非同一般的名師。事實上,教學是遺憾的藝術,教學過程不可能盡善盡美,好的教學其實是“水分”與“精華”的膠著狀態,好的教學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不斷擠去“水分”探尋“精華”的過程,是從模糊走向清晰的過程。 

  有的學者認為好課應該是:有意義的課,即扎實的課,有效率的課,即充實的課,有生成性的課,即豐實的課,常態下的課,即平實的課,有待完善的課,即真實的課。有的學者認為好課應該是:課本身有意義,課有效、真實,師生情緒飽滿,師生才智得以充分展現。從中可看出,好的課都必須體現教學的意義和價值,能看出教師專業水平和學生發展潛力。 

  評價“語文課”的“好壞”應該基于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該做的事有沒有做好,能做的事有沒有做好;二是學生該做的、能做的有沒有做好。如果師生都做好了該做的、能做的,教學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就一定是好課。就語文教學的本質而言,教師教的水平集中體現于學生學的效果上,所以教學應該追求教學過程的最優化,讓師生共同享受教學過程。從簡單的操作層面看,好課之“好”,并不需要費時于評價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個性、風格等,而人們看到的一般評課卻都往往受制于此,評價教師的過多,因而往往有失偏頗,看不出“好語文課”真正的“好”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好”,而學生有好的學習過程就一定能反映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個性、風格等要素。學生學習過程的“好”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動”起來了,二是“活”起來了,三是“樂”起來了,四是“厚”起來了。 

  “動”起來就是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認真閱讀、專心傾聽、主動發言、及時動筆。“活”起來就是活躍起來、靈活起來。學生能思維活躍,積極提問,主動質疑,靈心妙運,常有奇思妙想。“樂”起來就是對語文有極大興趣,身心愉快地投入學習中來,享受語文學習的過程,樂于互動交流。“厚”起來就是讓學生厚實起來、豐厚起來。語文教學的終極關懷就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人情懷,語文教學的成功與否的核心就是看學生語文學習潛力有沒有得到挖掘,有沒有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每一節課都應該有明確的發展指向,有看得見的收獲,能夠直觀地看到學生在某些方面“厚”了起來。 

  課堂的每一環節都凝聚著教師對教學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閃爍著教師的創造精神,能充分體現語文教師的教學智慧。教師的教學應該體現“智慧”二字,即以學定教、以教促學、少教多學。能讓學生真正一是“動”起來,“活”起來,“樂”起來,“厚”起來,關鍵是教師的教學藝術是接地氣的。 

  “好語文課”的“好”是師生心靈琴瑟和諧共鳴之結晶,而落腳點最好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否體現了“動”“活”“樂”“厚”。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葉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