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香蕉_看片地址_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_一区二区福利视频_日韩欧美大片_亚洲清色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隴原大地慶豐收 鄉村振興繪新景

隴原大地慶豐收 鄉村振興繪新景

編者按:9月23日,農歷秋分,我們迎來了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隴原大地各類農作物陸續成熟,農民們懷揣著豐收的喜悅耕耘在希望的田野里,收割機踏著大地的音符穿梭在金黃的田野里……讓我們一起去田野鄉間,感受鄉土的氣息、農民的喜悅、鄉村振興的律動。

土豆豐收“錢景”好

安定區內官營鎮早熟馬鈴薯進入收獲期。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于曉明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于曉明

時下,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的早熟馬鈴薯正值收獲期,馬鈴薯收獲機在農田里穿梭作業,農民忙碌著分揀、裝袋馬鈴薯,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合作社今年種植了600多畝馬鈴薯,現在收獲的是早熟品種V7,畝產量保守估計在5000斤左右。”定西市耕田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魯占林告訴記者,不僅馬鈴薯產量不錯,市場價格還格外好。過去市場收購馬鈴薯價格每斤在0.8元左右,今年每斤沒有低過1元錢。

看著圓墩墩、金燦燦的馬鈴薯裝上貨車,魯占林心里美滋滋的。“按照現在的價格計算,1畝馬鈴薯毛收入能在6000元左右。”魯占林邊撿拾土豆邊高興地說。

耕田合作社今年首次種植早熟馬鈴薯品種,魯占林還聘請了一名區農技中心退休農技推廣員,專門幫他管護農田。“V7這個品種好得很,沒芽眼,品相好,最重要的是產量高。”魯占林捧著V7品種的馬鈴薯說。

“現在都是機器收獲、人工分揀。我們把個頭大、品相優的洋芋挑選出來裝袋。”合作社務工人員姚剛告訴記者,周圍農戶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土地由合作社統一規劃種植,周圍農戶到合作社上班領工資。農機手李澤強說:“我負責收獲馬鈴薯,掙相應的工資。”

據悉,合作社每年能為農戶每畝支付500元土地流轉費,農戶在合作社務工每天工資在120至200元之間。魯占林介紹,農忙時節合作社能招納50個農戶務工。

“我們通過‘土地輪作’模式,倒茬種植了300畝小麥,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實現一田多收。”安定區內官營鎮糧山家庭農場主人梁興山說。他家900多畝馬鈴薯即將迎來豐收。

“這片地最早是丘陵,2015年進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平整土地,建成了高標準農田。”安定區內官營鎮副鎮長馬生貴介紹,現在高標準農田里都配套了滴灌設施,合作社種植馬鈴薯采用水肥一體機,實現了精細化管護。目前,全鎮種植馬鈴薯面積4.9萬畝,預計從9月底到11月初陸續上市。

辣椒映紅致富路

成縣種植戶分揀辣椒。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賈鵬飛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洪文泉 王思璇 通訊員 賈鵬飛

秋日,走進隴南成縣犀牛江畔的古渡鐔河村落,地里一壟壟翠綠的辣椒長勢喜人,村民們在田間穿梭采收,火紅的辣椒映紅了農民的臉龐,映紅了群眾的好日子。

今年,鐔河鄉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以訂單種植、保底收購發展訂單辣椒200余畝,不僅實現了辣椒產業規模化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還為群眾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村里幫我們聯系訂單,我種植了5畝二荊條品種的辣椒。村里還免費發放了化肥等物資,請了專家上門給我們進行技術指導,今年辣椒長勢良好,收入估計超過1萬元。”將利村村民劉彥霞說。

將利村是鐔河鄉土地條件較好的村子,犀牛江沿村而過,土地平整、交通便利,具有發展辣椒產業的獨特優勢。今年,將利村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和合作社帶動作用,帶領群眾發展訂單辣椒約100畝,預計實現產值30萬元。

“我們將立足地域優勢,在擴大訂單辣椒種植規模的基礎之上,探索更多適宜當地發展的優勢產業,不斷提升產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水平,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鐔河鄉黨委書記吳學紅介紹。

據悉,成縣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技術支持等方式,今年落實訂單辣椒面積1.33萬畝,訂單辣椒產業日趨成熟。全縣共培育辣椒種苗3950多萬株,種植品種為二荊條和大艷紅2個品種,訂單辣椒從4月底開始定植,今年定植面積1.5萬畝,目前進入采摘、收購環節。

在店村鎮、城關鎮、陳院鎮、拋沙鎮等鄉鎮的田間地頭,處處可以看到訂單辣椒豐收的場景,一車車優質訂單辣椒產品,源源不斷運往全國各地,有效增加了群眾收入,助推了縣域經濟發展。

金銀花開幸福來

寧縣種植示范基地的金銀花喜獲豐收。寧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馬國順 通訊員 張文華

金秋,寧縣連片種植的金銀花進入了豐收時節。春榮鎮新莊村金銀花種植戶馬忠孝,一邊和鄉鄰們熟練地采摘著花朵,一邊樂呵呵地說:“這是我經營得最好的莊稼,是收入最高的‘頂梁柱’。”

馬忠孝在自家房前屋后、地坎溝邊栽種了1.2畝金銀花,已進入盛花期。“去年收入3000多元,今年已經賣了4520元,等到晚秋還能再交花,預計收入超過6000元。”

由于金銀花產業初期投入成本低、技術門檻低,老人、婦女都可以參與種植,加之寧縣氣候溫和濕潤、晝夜溫差大,適合金銀花生長,寧縣把金銀花確定為全縣六大產業之一,已建成集中連片金銀花種植示范基地29個,示范帶6條55.8公里。寧縣還在東、南、西、中四個片區,利用公路沿線綠化帶,山、川、塬邊角地和撂荒地,群眾莊前屋后的小塊土地和小庭院,見縫插針栽植金銀花,建成金銀花“風景廊線”204公里,發展庭院經濟6820戶。

寧縣全面挖掘金銀花的葉、花、茶、藥等價值,建設集育苗、栽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通過招商引進天津瑞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成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副產品生產加工車間,建成收購點42個,建設金銀花烘干、飲茶杯等包裝生產線;與河北浩年醫藥、睿達藥業、邢臺巨友經銷公司等構建“基地+車間+企業+用戶”加工銷售發展共同體,投資9億元建設隴東仁仁藥業項目,生產銀翹解毒片、銀黃片等十類中成藥,已形成了金銀花從莖、葉、花、枝條、盆景的全價值利用。

金銀花綠化了鄉村環境、美化了農戶庭院、增加了農民收入,已成為寧縣群眾增收致富的“幸福花”。全縣金銀花栽種面積5.7萬畝,采花面積達1萬多畝,年產優質鮮花300萬公斤,產值達3000萬元以上。預計到今年底,全縣栽植金銀花將達10萬畝以上,“十四五”末形成10億級金銀花產業鏈。

早熟蘋果掛枝頭

靜寧縣果農采摘蘋果。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胡繼萬

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燕茹 馮寶強

春華秋實,碩果飄香。走進靜寧縣城川鎮現代果業科技創新示范園區,蘋果樹上掛滿了一顆顆個大形正、色澤鮮亮的蘋果,一派豐收的景象。園區負責人李健一邊指揮務工群眾采摘、分揀、裝箱,一邊接待慕名而來的游客進園游覽、采摘蘋果。

“現在上市的蘋果品種是‘華碩’‘摩里多’,色澤艷、口感好,深受廣大客商和消費者的喜愛。隨后將要上市的‘早熟富士’‘新紅心’蘋果長勢也不錯,今年園區預計總產量在1700噸左右。”李健說,靜寧早熟蘋果不僅味道好,而且營養豐富。

果園內,游客一邊采摘蘋果,一邊拍照留念。來自華亭的游客靳杰喜說:“聽說靜寧的早熟蘋果熟了,我們一家專程開車過來,既能游山玩水,又能賞果園‘豐’景,品嘗新鮮的蘋果,全家人都特別開心。”

在城川鎮吳廟村,村民吳三強家里新栽植的3畝早熟蘋果也迎來了大豐收。“早熟的蘋果現在錯峰上市,價格好,收入也高。”吳三強一邊摘蘋果一邊說。

據悉,靜寧縣黃土層深厚,光熱資源豐富,氣候適宜,是我國優質蘋果的最佳種植區之一,盛產個大、色艷、質脆、味美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的優質蘋果。近年來,靜寧縣發揮地理優勢,堅持走早、中、晚熟蘋果品種差異化發展之路,引導果農在晚、中熟品種的基礎上發展早熟品種,錯峰上市,有效提高了經濟效益,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靜寧縣針對葫蘆河流域川區霜凍時有發生的情況,因地制宜、科學種植,大量選擇栽植培育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重茬的矮化砧木新品種早熟蘋果。尤其在城川、威戎、治平、仁大、李店等鄉鎮,做好果品產業升級,采取市場引導、示范園帶動、培訓到田間等措施,引導群眾加快發展現代果業,助農增收。目前,全縣發展早熟蘋果8.6萬余畝,實現畝收入上萬元。

鮮食玉米溢香甜

黃羊河農場機械化收割玉米。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楊培儒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燕茹 通訊員 宋 燕

一個新鮮的玉米棒,從田間收獲到包裝出廠,最短需要多長時間?甘肅農墾黃羊河集團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給出答案:4小時。

金秋九月,走進坐落在武威市黃羊鎮的甘肅農墾黃羊河集團食品有限公司,清新誘人的玉米香味撲鼻而來。作業區內,工人們緊張有序地進行甜糯玉米脫皮、分級、清洗、高溫滅活、水浴滅菌等工作。一個個鮮綠的玉米棒,經過全自動剝皮機后,裸露出嫩黃飽滿的玉米粒,再排列整齊被輸送帶送入下一道工序。

“從田里收獲,到生產車間整個工序完成,現在只需要4個小時。”黃羊河集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部副經理李彥山介紹,為了最大程度保留玉米的新鮮口感和香味濃度,就要“搶”時間。因此,從基地采收到加工包裝,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

機械化作業保證了玉米的新鮮度,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目前,企業生產車間實行兩班倒,每天生產加工約45萬棒鮮食甜糯玉米。“每年8月初至9月底,這里最忙碌,集中收獲、加工,盡最大可能縮短鮮食甜糯玉米的生產周期,來保證玉米品質和風味,讓黃羊河玉米更有市場競爭力。”李彥山說。

品質好,品牌強。從1999年成立至今,企業著力提升鮮食玉米品質,打響黃羊河玉米品牌,推出了真空保鮮甜糯玉米、速凍甜糯玉米、糯玉米糝及雜糧等三個系列產品,黃羊河玉米已走出甘肅,成為北上廣等地餐桌上的佳品,還出口到日本、德國、英國等國家。

“這里產的玉米口感好,比較受歡迎。”在黃羊河農場玉米種植基地,幾名日本客商對收獲的玉米進行審驗,他們已經連續幾年來這里進行訂單種植。

據悉,“黃羊河”牌甜、糯玉米系列產品已通過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及出口食品衛生登記注冊認證,現有綠色食品認證6項、有機產品認證6項,建成有機玉米基地2130畝。產品先后獲得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中國綠色食品暢銷產品獎、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稱號。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