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群刷單領取獎勵金,所有積蓄“打水漂”;跟著直播學做菜,卻成為境外賭場的“座上賓”……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篡改網頁植入暗鏈、在直播和短視頻平臺拉客、組建粉絲群發(fā)紅包等方式,引導或制造流量,為賭博、色情及詐騙團伙獵尋“客源”。在近兩年公安部的“凈網”專項行動期間,大量企事業(yè)單位網站被發(fā)現(xiàn)植入暗鏈,訪客點擊后會跳轉到色情、博彩網站。(工人日報9月23日)
從報道中可以看出,這些被稱為“非法引流”的犯罪手段比較隱蔽,迷惑性強,令人防不勝防。但實質都是不法分子盜取高權重網站的管理權限,對其重要頁面進行篡改,添加非法鏈接代碼。網民點擊鏈接后,將公域流量導入私域后,并根據(jù)網民的特征,進行加好友、拉群等操作,將其分流到不同的黑灰產領域,從而讓犯罪鏈條上的詐騙團伙、賭博網站、色情網站等和普通網民建立起聯(lián)系,最終侵害網民的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目前,這些“非法引流”裹挾網民是涉黃涉詐涉賭犯罪活動的主要“客源”,受害人員多、涉案金額大,危害不小。所以,及時對“非法引流”予以亮劍勢在必行。
首先,網絡監(jiān)管及相關的職能部門要本著齊抓共管的原則,強化網絡技術反制措施,履行好對各類平臺的監(jiān)管責任,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聯(lián)合檢查,并建立暢通網民的舉報渠道,及時發(fā)現(xiàn)“非法引流”犯罪現(xiàn)象,及時予以查處打擊,硬起手腕治理“非法引流”的黑灰產業(yè),從根本上斬斷“非法引流”利益鏈條。
其次,各類網絡平臺要按照國家有關的法律要求,嚴格落實主播和用戶實名注冊制度,加大對發(fā)布內容的標題、簡介、彈幕、評論等審核力度,對頻繁更換頭像、批量群發(fā)群聊、登錄地異常等用戶情況加強封控,嚴防管理漏洞。同時考慮到不法分子會用一個身份注冊多個平臺行騙的因素,建立高風險手機號的共享數(shù)據(jù)庫,當一個可疑賬號被識別出來,全網都能及時將其拉進黑名單。
再次,廣大網民要筑牢安全意識防線,不要輕易添加陌生人好友、點擊陌生人發(fā)來的鏈接,更不要輕易轉賬,以防自己的信息暴露、隱私公開、財產受損。一旦發(fā)生了誤操作,導致自己的信息被盜用、財產受損失,要注意保存證據(jù),第一時間向公安等相關職能報案,并積極配合調查,抓出“非法引流”的犯罪分子,使之受到法律制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